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 258
3D打印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了,但你能想象用这种方法打印器官吗?在正在举办的第26届高交会上,全球首个类器官3D打印机就亮相了,我们一起去一探究竟。
总台央视记者 张春玲:这是本届高交会上全新亮相的,由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成果转化的全球首个3D类器官打印机。我手上的样品就是由人工培育的心脏细胞和相关的材料通过这台打印机打印出来的。未来这样的技术可以应用在药物开发、精准医疗、再生医学等多个领域。
类器官是利用干细胞技术经体外三维培养形成的微型组织,通常由多种细胞类型组成。类器官能够最大程度模拟体内真实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因此具有广泛的医学应用前景。就像我们的打印机需要墨水,生物打印机需要的是生物墨水,它们由细胞、培养细胞生长的生物水凝胶,以及营养因子构成。它们经过生物打印机的打印,还能保持细胞的活性。打印精度可以达到0.05微升,也就是直径两三百微米。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生物智能制造和活体打印研发中心副主任 陈建伟:可以替换和修复部分受损器官,我们也还在探索用体外制造人类器官来生产这种生命活性物质,比如一些肝的类器官,生产这种类似白蛋白之类的物质。
全球首个类器官3D打印机,是清华大学团队20年的科研成果,通过跨学科交叉研究一步步实现了工程落地,目前正处在临床科研阶段。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生物智能制造和活体打印研发中心副主任陈建伟:我们也想把这些技术真正去进行产业落地,能够真正惠及每一个人。(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梁异】 新闻结尾
我的兔子好软水好多H15动漫:幸福兔子的温暖日常与奇妙冒险之旅,乐趣无穷!的相关文章
展现三衢魅力 2024年“衢州烂柯杯”全国职工围棋大赛开幕的相关文章
长安巷弄里的西洋乐:从殿堂到市井 “松弛感”引年轻人共鸣
秋冬交际,中医如何防“秋燥”?糖尿病患者如何养生保健?丨时令节气与健康
《三江源国家公园自然教育系列丛书》发布会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题分享会在京举行
“闭幕”不“落幕” 东博会助力自贸区3.0版启航
中国驻巴哈马使馆举办国庆75周年暨新任大使到任招待会 巴总理出席
习近平福建行丨政声人去后 丰碑在民心——走进谷文昌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