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 258
光明日报北京11月2日电(记者陈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1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秋粮超4000万吨,其中,中晚稻收购超2300万吨。
稻谷是第一口粮品种,产量占全年粮食产量的30%。当前正值秋粮上市季,各界普遍关注中晚稻市场变化。在国家粮油信息中心近日召开的新季中晚稻产销形势分析会上,与会专家对后期国内稻谷市场总体持较为乐观的预期,预计新季中晚稻价格总体上平稳运行、优质优价。
“新季中晚稻价格有底可托,收购有条不紊,依质论价、优质优价。2024年国家继续在稻谷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分别为2580元/吨和2620元/吨。新季中晚稻已全面上市,收购正由南到北有序展开,10月以来各级储备也已启动收购,收购进度整体符合预期,市场运行平稳。实施优质粮食工程以来,各地稻谷品质不断提升,优质稻谷价格明显高于普通品种。当前,优质稻谷价格较普通品种高300~600元/吨。”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高级分析师程敏表示。
由于印度放松大米出口限制,国际市场大米供给由偏紧转为宽松,导致国际市场大米价格下跌,与会人员认为,此情况对国内市场影响较小。程敏分析,从当前情况看,国际市场大米价格对国内稻米市场影响有限。国际市场大米价格虽有回落,但越南等部分主要进口来源国的大米进口完税成本依然高于国内同品质大米价格,企业缺乏增加采购积极性。监测显示,10月以来,越南5%破碎率大米进口完税成本比南方销区国产早籼米价格高300元/吨以上。此外,我国对国际大米市场的依赖程度较低,以0.7的比率将进口大米粗略折算成稻谷,近5年进口大米占我国稻谷消费的比重均值不到3%,即便在进口最多的2022年,进口大米占我国稻谷消费的比重也仅占4%。今年以来,我国累计进口大米98万吨,同比减少54%,占国内消费比不到1%。
《光明日报》(2024年11月03日 03版) 【编辑:梁异】 新闻结尾
激情文学系列:在爱的火焰中燃烧,追寻心灵深处的真实情感与欲望挑战的相关文章
起底陪爬市场:大学生最受青睐,律师提醒注意风险的相关文章
总台海峡时评丨赖清德“台独”谬论扼杀不了台湾同胞的祖国意识!
海天一色,蓝色粮仓!假期去大海,体验“蓝”色消费新场景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招待会在京隆重举行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学习新语·非遗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民族的手艺活,既传统又时尚”
广东海事部门推动编制LNG船舶移动撬装加注站建设规范
“港澳药械通”惠及大湾区居民近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