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 258
今天,中国科学院、国家航天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发布了我国首个国家空间科学规划《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围绕我国空间科学发展的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以及至2050年我国空间科学发展路线图等内容进行了阐述。
我国首个国家空间科学规划发布
有哪些目标?
《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空间科学任务部署、开展空间科学研究的依据。
规划明确了我国空间科学发展的基本原则。即坚持四个面向、坚持统筹协同、坚持开放合作。
我国空间科学发展的总目标是:
梯次布局和论证实施国家空间科学任务,统筹和强化任务驱动的基础研究,打造空间科学高水平人才队伍,不断取得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标志性原创成果,实现空间科学高质量发展,跻身国际前列,成为空间科学强国。
5大主题、17个优先发展方向
有望获突破
《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中提出了我国有望取得突破的5大科学主题和17个优先发展方向:
主题1“极端宇宙”。主要是探索宇宙的起源与演化,揭示极端宇宙条件下的物理规律。该主题下的优先发展方向包括:暗物质与极端宇宙、宇宙起源与演化、宇宙重子物质探测。
主题2“时空涟漪”。主要是探测中低频引力波、原初引力波,揭示引力与时空本质。优先发展方向是空间引力波探测。
主题3“日地全景”。主要是探索地球、太阳和日球层,揭示日地复杂系统、太阳与太阳系整体联系的物理过程与规律。优先发展方向包括:地球循环系统、地月综合观测、空间天气探测、太阳立体探测、外日球层探测。
主题4“宜居行星”。主要是探索太阳系天体和系外行星的宜居性,开展地外生命探寻。其优先发展方向包括:可持续发展、太阳系考古、行星圈层刻画、地外生命探寻、系外行星探测。
主题5“太空格物”。主要是揭示太空条件下的物质运动和生命活动规律,深化对量子力学与广义相对论等基础物理的认知。该主题下的优先发展方向包括:微重力科学、量子力学与广义相对论、空间生命科学。
至2050年我国空间科学发展路线图公布
分三个阶段
发布规划中还提出了至2050年我国空间科学发展路线图。
至2050年,我国空间科学发展路线图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至2027年
运营中国空间站,实施载人月球探测、探月工程四期与行星探测工程,论证立项5~8项空间科学卫星任务,形成若干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成果。
第二阶段 2028—2035年
继续运营中国空间站,论证实施载人月球探测、月球科研站等的科学任务,论证实施约15项空间科学卫星任务,取得位居世界前列的原创成果。
第三阶段 2036—2050年
论证实施30余项空间科学任务,重要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编辑:王琴】 新闻结尾
成人午夜亚洲精品无码香港:畅享都市秘密角落的夜生活与激情体验的相关文章
万人说新疆|石油自己往外冒?探秘新疆“富得流油”的地方的相关文章
朝中社:努光铁被任命为朝鲜新国防相
中华海外联谊会五届六次常务理事会议召开 石泰峰出席并讲话
纪念陈嘉庚先生诞辰150周年 华大启动《忆嘉庚》系列短视频首映
【央视快评】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银发力量”
中国电影荣耀之夜在釜山国际电影节期间举行
“一汪碧水绕古村” 山西晋城:农村黑臭水体已实现动态清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