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 258
中国日报网11月6日电 2012年发生的美国康涅狄格州桑迪胡克小学枪击案是该国死伤最惨重的校园枪击事件之一。《华盛顿邮报》近日采访了当年的幸存者们,十二年后,均已成年的他们发现,自己与当年遇难同学间的爱和友谊的力量远比枪支暴力残酷现实带来的沮丧更强大,希望能够成为遏制美国枪支暴力的一代人。
相关数据显示,自1999年科伦拜中学校园枪击案以来,美国有超过38.3万名学生在学校经历过枪支暴力。19岁的大一新生艾拉·西弗(Ella Seaver)是桑迪胡克小学枪击案的幸存者之一,接受访问时她表示:“每次看到校园枪击案发生,我会首先想到‘现在有更多像我这样的孩子了’。”
报道指出,在桑迪胡克小学枪击案幸存者生命中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是在枪支管制几乎没有改变这一令人沮丧的现实中长大的,即使枪支暴力造成的死亡人数,尤其是儿童的死亡人数在迅速上升。
对此,西弗说:“美国太热衷于把枪支视为政治辩论,但这不是一个政治问题,而是一个人性问题。”这个问题在政治上已经分化得如此严重,以至于“看起来根本不像是一种选择”。
尽管幸存者的生活受到了桑迪胡克枪击案的种种影响,但并不是自怨自艾。接受访问的幸存者们都有责任缅怀受害者。最重要的是,幸存者们都希望自己成为遏制美国枪支暴力的一代人,以避免其他人遭遇同样的经历,他们说自己永远不会希望任何人遭受这种伤害。
同样,美国《共同梦想》网站(Common Dreams)4日也刊发了一名16岁女孩的文章。莉莉·英(Lily Eng)是弗吉尼亚州费尔法克斯市伍德森高中“为我们的生命游行”(March For Our Lives)分会的负责人。文章中,她讲述了自己在2022年得克萨斯州乌瓦尔德枪击案发生后感受到的变化。
莉莉表示,14岁那年,她意识到学校并不安全。枪击案发生后的第二天,她坐公交去上学,朋友关切地转向她问道:“如果这里发生这种事,你知道该怎么做,对吗?”她确实知道。和大多数美国孩子一样,她从小学开始就在为校园枪击案做准备。把门锁上,把窗户盖上,躲得越远越好——躲在壁橱里或者桌子下面。不要让自己成为靶子。找到急救箱,以便中枪后止血,然后等待救援。
莉莉写道:“从5岁起,我就开始为校园枪击事件做准备。当其他国家的孩子们在课间休息时,我和同学们挤在一个角落里,被告知要保持安静,不要乱动,因为有人在砰砰地敲门。他们常说我们是在练习,以防熊闯进学校,当时我觉得那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熊出现在学校的走廊里。”但现在,她知道,真相要可怕得多,也更有可能发生。她意识到真正的危险并不是什么遥远的威胁,而是“生活的事实”,任何人都可以轻易地获得枪支并杀死他们。
日前,美官员在一次枪击事件后的集会上称:“我们不必喜欢我们所处的现实(校园枪击案),但这就是美国人所处的现实。”但莉莉认为,枪支暴力不一定是生活的事实,不能像政客在枪击事件发生后所说的“就这样过去了”。她期望生活在一个教师和学生不会仅因为去上学而失去生命的国家里。她指出,立法者应竭尽全力守护学生在校安全,不让危险的平民手中持有军用突击步枪,并通过安全储存法,让任何人都无法获取他人的枪支来伤害自己或他人。 【编辑:胡寒笑】 新闻结尾
最新的ZOOM动物马带你领略多样马种与生态魅力,通过线上互动体验马的生活与习性!的相关文章
供暖季来临,呼和浩特“十八般武艺”让温度“不掉线”的相关文章
海南发布海上雷雨大风黄色预警
中新真探:皮肤上出现红色小凸起可能是癌吗?
10月10日,让我们致敬先驱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深学笃行阐释习近平经济思想
受飓风“海伦妮”影响 美国弗吉尼亚州进入紧急状态
“跟着悟空游山西”热度不减 国庆假期太铁增开184趟列车助旅客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