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 258
中新网上海11月5日电 (记者 陈静)记者5日获悉,第十届全国教育实证研究论坛在上海举行。
为促进中国教育实证研究走向世界、积极推动全球教育科学研究的创新发展,第十届全国教育实证研究论坛增设“全球教育研究方法创新奖”(Global Award for Innovation in Education Research Methods),表彰不同国家、不同学科领域的顶尖学者在教育实证方法创新方面取得的成就,积极推动全球教育科学研究的创新发展。
据悉,首届“全球教育研究方法创新奖”获得者分别是: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教育学院荣休教授斯蒂芬·鲍尔(Stephen Ball);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社会学教授、美国社会学协会前主席安妮特·拉鲁(Annette Lareau);澳大利亚凯斯林大学积极心理学和教育学教授赫伯·马什(Herb Marsh);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教育与技能司司长、教育政策特别顾问、德国海德堡大学荣誉教授安德烈亚斯·施莱歇尔(Andreas Schleicher);中国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名誉院长、教授,世界银行高等教育投资顾问,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校务委员会原主任闵维方(Min Weifang)。
今年是全国教育实证研究论坛举办的第10年,该实证研究论坛不断在中国教育学界,特别是在年轻师生中“圈粉”,成为在海内外产生广泛影响的“学术品牌”,为构建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作出了突出贡献。
大数据、数字化、人工智能的发展为教育研究提供了新的条件,学科交叉融合和有组织研究又对教育研究方法创新起到了双向促进作用。本届论坛特别强调交叉学科的方法在教育实证研究中的应用,鼓励学者们探索和应用来自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以促进教育研究的创新和发展。据悉,论坛强调多种研究方法结合,以期通过多种研究方法的互补,获得更全面、深入的研究结果。本届论坛聚焦教育实证研究的多个领域,其中“医学康复”与教育实证研究的结合成为一大亮点。
本届论坛首次设置“范式转型实证谈”学术沙龙。该学术沙龙聚焦教育实证研究范式的转变,包括讨论新的研究方法、理论框架以及这些转变如何影响教育研究的发展方向,旨在促进学术界对教育研究范式转型的深入思考,从不同的角度,以量化、质性、历史的方式,用最为“实证”的语言来回应这个议题。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方面表示,第十届全国教育实证研究论坛的成功召开,是中国教育研究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期待能够与全球教育研究者一道,共同推动教育实证研究的发展,为全球教育的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为世界教育的进步贡献中国力量和中国智慧。(完) 【编辑:胡寒笑】 新闻结尾
成人综合婷婷国产精品久久蜜臀的魅力之旅,畅享无尽激情与欢愉体验。的相关文章
习近平会见出席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70周年纪念活动外方嘉宾的相关文章
联播+|办好这门“关键课程” 总书记要求守正创新
法企对安徽营商环境持积极态度 计划加大投资
事关你我 10月1日起这些国家标准将实施
(投资中国)拜耳健康消费品全球总裁:期待在中国市场继续深耕140年
中国驻柬大使:打击网赌电诈犯罪是地区国家的共识
第四届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人才发展大会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