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 258
中新网北京11月7日电 (记者 张素)2024未来科学大奖周——获奖者对话青少年活动近日举行,4位未来科学大奖获奖者向现场约300名青少年作科普报告,分享自己的成长求学故事,鼓励更多同学勇于探索未知。
此次活动上,2024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获奖者邓宏魁以《转生命时钟,触摸再生之门——化学重编程》为题作报告。他介绍了化学重编程及再生医学的研究成果,展示这一技术在治疗I型糖尿病等重大疾病和改善衰老方面的潜力。
邓宏魁表示,化学重编程技术的成功应用为治疗重大疾病和改善衰老提供新的手段,他也激励同学们积极参与科学探索。
2024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获奖者张涛、李亚栋在作科普报告时,介绍了单原子催化的概念、发展历程、应用和科学意义。
张涛说,他们团队通过高分辨电子显微镜、光谱技术以及理论计算等手段,建立了单原子催化剂的综合表征模式,成功实现了近50种单原子催化剂的制备。
李亚栋表示,单原子催化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在能源、环保、化工等领域,其高效的催化性能有望推动相关产业升级转型。他还鼓励同学们“让兴趣做自己的老师”,树立高远的人生理想。
2024未来科学大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获奖者孙斌勇以《数和集合》为题作科普报告。他介绍了集合与集合的构造、整数、有理数等基础数学概念,并通过一系列习题帮助同学们加深对这些概念的理解。
科学家们还在现场回答青少年的提问。谈及如何培养科学兴趣,邓宏魁建议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参与高校及科学公益组织的科学体验活动,以期发现科学兴趣点。
有同学询问科学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是否有过动摇。“每位科学家在科研道路上都会经历挫折与挑战,内心也曾有过动摇的瞬间。”李亚栋坦言,关键在于清晰界定目标,充分施展专长与优势。
张涛也表示,科研工作中遭遇瓶颈或挫折属于常态,关键在于能否灵活转换思维。他说,有时某项研究在当前课题下可能陷入困境,一旦将其应用于其他相关领域,却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与收获。(完) 【编辑:曹子健】 新闻结尾
值得一看的日本高清色WWW在线观看视频,带你领略精彩纷呈的视觉盛宴与独特文化魅力!的相关文章
安理会审议“北溪”管道问题 中方质疑证据是否被掩盖的相关文章
铁路出行途中行李物品丢失怎么办?试试用12306App找回
2024年全国武术套路冠军赛在天津收官
发挥民间外交独特作用,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主席亲切会见并发表重要讲话激励中外各界人士共同做人民友好事业的传承者
“天涯共此时——中秋之夜”晚会在柏林举办
28年打磨匠心 湖南娄底“精制”钳工练就“毫厘”功夫
中新健康周报|科伦药业放弃扩产高端仿制药;修正药业登质量“黑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