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 258
中新社香港10月16日电 题:行政长官施政报告劲吹改革风
中新社记者 香卢平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16日公布其任内第三份施政报告。这份主题为“齐改革同发展,惠民生建未来”的施政报告,以“改革”为主线,以“发展”和“民生”为落点,全文“改革”“革新”之类字眼出现频率超过40次,展现了特区政府锐意改革的决心。
改革首要是树立系统思维。正如李家超在施政报告开篇所言:“改革过程中,要判断哪些要‘由零建立’,哪些要‘动手术’拨乱反正,哪些要‘固本培元’。”当前,香港“治”的基础不断巩固,但贫富差距、住房等深层次问题尚未根治,经济复苏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亦待解决,需不断识变、应变、求变,因时、因地制宜地判断施政优次。
改革的目的之一是如何把香港发展的“蛋糕”做大。而发展经济、提升香港竞争力,不仅要“固本”,还要“焕新”。金融、航运和贸易是香港固有的优势产业,三者牵引相扣、相辅相成,今年的施政报告着重提到巩固此三个产业的国际中心地位,并提出打造国际黄金交易市场、加快绿色航运中心建设、构建高增值供应链服务中心的措施,希望让香港原有“金字招牌”更闪亮;此外,施政报告中还辟出专章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国际高端人才聚集地,加码“抢人才”的同时,不断发掘低空经济、数字经济等新的增长点,以科技和人才持续激发香港“兴”的动能。
改革的目的之二则是让香港每个持份者都能享受到“蛋糕”的“甜”。“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为制定这份立足改革、寻求突破的施政报告,李家超和团队用了超过3个月的时间准备,广泛搜集民意,进行了大量务实工作。社会各界看到,对于住房问题这一香港“民生痼疾”,特区政府提出以立法方式将劏房改建为“简朴房”,并公布一系列配套措施,逐步、有序地让香港社会告别劏房。另就住房、医疗、养老、扶贫、青年等关注议题,施政报告亦逐一做出回应。
诚然,任何改革都不能一蹴而就,也不是只靠一方就能完成。如李家超所言:“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结时。”新的施政年度,香港发展亦进入新的阶段。相信有国家的大力支持、有特区政府的“以结果为目标”、有社会各界全力配合,香港必能遇强愈强,再创高峰。(完) 【编辑:刘阳禾】 新闻结尾
在家轻松享受,再也无需出门,有没有片在线看www带你畅享无限影视世界!关注你爱的影片!的相关文章
“港澳药械通”惠及大湾区居民近万人次的相关文章
国庆假期陕西咸阳古渡廊桥上演非遗火壶表演 网友:裸眼特效 凤凰涅槃
长征故事|这一战,为红军长征出发赢得宝贵时间
访冀中回民支队烈士“守墓人”:一身西装的“郑重”和一句承诺的“坚守”
宣绩高铁开通运营 长三角高铁营业里程突破7600公里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近一周出入境旅客超30万人次
新疆秋粮收获已过六成 全年粮食丰收在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