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 258
中新社北京11月9日电 题:徐西鹏:突出侨校特色 探索文化融合
中新社记者 徐文欣
“一直以来,华侨大学与中华海外联谊会在凝聚培养海内外青年人才、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高度契合。加入海联会,让我有机会站在更高的平台思考本职工作。”中华海外联谊会五届常务理事、华侨大学党委书记徐西鹏在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如是说。
20世纪90年代初,华侨大学加大力度建设以工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时,刚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取得博士学位的徐西鹏加入华侨大学,并工作至今。
据徐西鹏介绍,华侨大学建校64年来,累计培养各类人才28万余名,其中逾8万人分布在海外各地。众多海联会理事从资源、渠道等方面为华侨大学提供支持,助力学校在人才培养、文化传播、文明交流互鉴等方面不断发展。
“海联会既与中国社会各界广泛合作,又和各国华人社团保持密切联系。”徐西鹏表示,这为海外华裔青少年参访中国、中国青少年“出海”学习搭建了双向交流的桥梁,不同背景的青年学子深化了学习与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境外学生多是华侨大学的一大特色。目前,学校拥有9000多名港澳台侨在校学生,“一元主导、多元融合、和而不同”的校园文化更加丰富。面对学生文化背景、教育基础等方面的差异,如何把学生培养好是徐西鹏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我们把知识和技能教给学生,同时注重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徐西鹏说,华侨大学正采用分类通识教育、宽口径专业教育与个性化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加强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华侨华人与区域国别等涉侨领域学科建设,打造跨文化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以促进境内外学生更好地实现融合发展。
2019年,徐西鹏获聘为中华海外联谊会常务理事。这一年,中华海外联谊会和中国海外交流协会合并,海联会在推动中外文化文明交流互鉴方面的作用更加凸显。徐西鹏对海联会推动海外华文教育发展、支持海外华文学校建设的举措尤为关注。
“这也是华侨大学的一项重点工作。”徐西鹏介绍说,华侨大学将学历人才培养与在职人才培训相结合,推动海外华文教育发展。一方面,学校加强华文教育学科专业群建设,大力培养本科师资和研究生人才,已有百余名校友创办华校或担任校长;另一方面,学校构建海外华校对口帮扶体系,开展海外华校校长及教师培训,积极推进“华文+职业”教育模式,为海外培养政府官员和旅游、电商、警务、医务等领域人才。
当下,华裔新生代成为华侨华人社会的新兴中坚力量并呈现出新特点。徐西鹏认为,华裔新生代的成长环境更加多元,拥有更丰富的教育背景、更高效的信息获取方式、更开阔的文化视野、更强的社会适应性以及更个性的发展需求。
“越来越多的华裔新生代走向科技、金融、新媒体等新兴领域。与此同时,他们展示出对中华文化的兴趣和学习热情,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识逐渐深化,并在理性的基础上进行吸收融合。”徐西鹏称,这些新特点推动了教育方式的改革。华侨大学也在“中华文化大乐园”华裔青少年夏令营、中国文化之旅、侨乡文化研习等实践中开设更有深度的课程,探索“侨+国情教育”新模式,鼓励境外学生以自身视角讲述和传播中国故事。
徐西鹏同时也强调,“这还不够,我们需要继续探索如何更好地结合学生特点和学习需求,进一步通过技术赋能、产教融合等方式,推出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学和文化活动,提供更多成长发展机会”。(完) 【编辑:刘阳禾】 新闻结尾
家族荣耀 电视剧:继承与奋斗交织的命运传奇,谱写温情与责任的史诗画卷的相关文章
为失能老人等群体提供基本生活照料 49个城市试点长护险的相关文章
29支代表队参加2024西北五省省会城市乒乓球邀请赛
国庆假期以来广州海事部门已保障逾47万人次旅客出行安全
国务院安委办:部署做好旅游设施安全管理工作
广东海事部门推动编制LNG船舶移动撬装加注站建设规范
权威访谈|推动建立高效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 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访国家知识产权局党组书记、局长申长雨
贵州检察机关依法对梁贵友涉嫌受贿案提起公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