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 258
在你不知道的时候,2024年我国第1000亿件快递已经在8月13日产生,比2023年提前了71天,比2021年提前了117天。这个“双十一”,很多网友表示在下单几小时后就收到了货物,快递的配送速度已从三五日达、次日达,进化到当日小时达。
要知道,在中国平均每秒钟有4187个快递包裹被揽收,而在“双十一”“剁手”狂欢中,一天就会爆出超6.3亿个快递订单。
给14亿人送快递,越送越多还越送越快,这是怎么做到的?
这些数量惊人的包裹通过1990个县级公共寄递配送中心、33.78万个村级寄递站流转,最后由快递员送上门。毛细血管一样的物流网络覆盖了全中国约98%的人口,帮助我国连续10年快递业务量稳居世界第一。
让“送快递”这件事突破天花板的是一张电子面单和一套智能系统。电子面单就像快递包裹的“身份证”,智能系统就像给快递进行“人脸识别”。在“双十一”到来前,人工智能已经根据往年数据和消费者行为,推算出了各个网点需要增加的仓储和人工;在商家发货时,系统就计算好了包裹的旅行路程,甚至未来由哪个快递员配送上门;在转运分拣时,一台智能机器会区分大件小件、易碎品是否进入柔性分拣区,差错率几乎为零。
据国家邮政局数据,2024年预计将有1425亿件快递被妥善配送,每天有3亿—5亿件快递包裹被揽收,其中超1亿件快递包裹在农村地区流动。河南光山县的羽绒服借助快递走出大别山,陕西周至县的猕猴桃借助快递走出关中,新疆的雪蟹、西藏的肉干借助快递走出冰川和高原……物流“快跑”不仅创造了平凡生活的人间奇迹,也成为激发消费潜力、提升消费体验、扩大消费市场的重要力量。 【编辑:付子豪】 新闻结尾
深圳扫黄如火如荼,相关部门加强整治力度,共同维护社会治安与公共秩序!的相关文章
吴相君:点亮光彩 在传承中践行责任的相关文章
泰国消费者信心指数跌至17个月来最低点
上海医疗界用质朴的语言讲述医生的故事
古都洛阳多元发力文旅产业 打造“现代唐风”城市风貌
国庆假期出游热度或超“五一” 交警提醒:接驳换乘仍是优选,进出城尽量错时错峰
【台青在大陆】昆曲“票友”郑庭绎:两岸中国人一起传承中华文化
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是否会侵害个人信息安全?国家数据局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