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 258
中新网10月15日电 国家安全部15日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刊发《AI融入生活:这些细节要警惕!》指出,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带来惊喜和便利的同时,也暴露出一系列风险隐患,如不注意防范,甚至可能危害国家安全。
——AI工具泄露敏感数据。AI对话、文字创作等AI工具可收集并存储用户输入的信息,造成个人隐私数据泄露,甚至可能从一些涉密敏感人员数据中推断出敏感信息,相关数据如被境外间谍情报机关收集窃取,将造成国家安全风险隐患。
——AI生成传播虚假信息。AI可快速生成大量仿真度高的文稿、图片和音视频,部分不法分子利用相关技术进行诈骗或捏造、传播网络谣言和虚假有害信息等非法活动,可能对公众产生误导,对我国家安全和形象造成损害。
——智能设备遭受网络攻击。智能家居设备和智能网联汽车如被黑客攻击掌握系统权限,黑客将通过监听、监视等手段,对通话、行程、周围地理信息等有关数据进行收集分析,造成个人隐私、财产安全乃至国家安全的现实危害。
——AI钓鱼攻击更加隐蔽复杂。AI技术使网络钓鱼攻击变得更加隐蔽、更具欺骗性,重要行业更容易遭受到针对性攻击。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利用AI技术对我核心涉密企业、单位开展网络钓鱼攻击,手法更多样、手段更复杂。
——个性化推荐暗藏信息陷阱。AI推荐系统通过分析用户习惯,个性化推荐形成“过滤气泡”,形成互联网回音壁效应,对个人思想观念等产生影响,使受众陷入信息茧房。境外敌对势力可能利用AI推荐系统对我网民进行舆论引导和意识形态渗透。
国家安全机关提示,在享受人工智能给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快捷便利的同时,我们也要提高警惕意识、绷紧防范之弦,不给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可乘之机。
——涉密敏感信息不上网。广大公民特别是核心涉密岗位人员,切勿将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个人隐私等敏感信息输入AI工具,不用网络传播涉密内容。
——转发网络信息要谨慎。谨慎对待AI生成的视听内容,在转发网络信息前先多方验证信息可靠性,不做谣言传播者,以官方渠道发布的信息为准。
——使用智能设备要注意。使用智能家居和智能网联汽车时,应定期检查并删除不再使用的智能设备的访问权限,必要时关闭远程访问功能。及时更新智能家居设备和智能网联汽车的固件和软件,修复已知的安全漏洞。
——接收可疑邮件要核实。使用邮件过滤器和防病毒软件,拦截可疑邮件。收到可疑信息时,应通过官方渠道核实,不轻易点击链接或提供个人信息。不要随意下载不明附件,特别是来自不信任或不熟悉的发件人的附件。重要行业从业者要特别提高警惕,防止被针对性攻击。
面对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既要用好人工智能促进生产生活,也要提高人工智能安全意识,共同维护国家安全。 【编辑:张燕玲】 新闻结尾
掌中之物傅慎行第一次强女主,背后隐藏的秘密与禁忌之爱,紧握情感与命运的交错。的相关文章
GS1国际标准助中国医疗器械管理实现“一码通”的相关文章
2024北京人艺国际戏剧邀请展启幕
假期浙江交通建设者群像:用坚守和奋斗诠释担当
南非工会大会发起全国性罢工
“外贸优品中华行——天津站”活动启幕
石破茂将组建新内阁 中方:有关人事任命是日方内政,不作评论
双汇全球肉类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中国双汇辉煌40年庆典举行
江西泰和展出中国历代农耕文化相关绘画作品180件
中国驻柬大使:打击网赌电诈犯罪是地区国家的共识
习近平:很高兴同大家共聚一堂 共话友谊
外媒:叙利亚大马士革地区遭以军袭击 3人丧生
外媒:以色列北部多地拉响防空警报
何立峰在山西陕西调研时指出 坚决打好保交房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