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 258
人民网北京10月12日电 打卡红色地标、体验民族特色妆造、在博物馆沉浸式领略文化魅力……今年国庆期间,各地纷纷深挖特色文旅热点、打造多样文旅业态。中国消费市场多点开花、亮点纷呈,折射出中国经济的澎湃活力。
观看红色展览、聆听先烈故事,已成为群众庆祝新中国华诞的潮流。国庆假期,红色旅游掀起热潮。
北京香山公园推出《赶考·香山——行走的思政课堂》四季研学手册,打造具有红色底蕴的“研学游”文旅场景;四川举办“人民的胜利——淮海战役历史陈列展”主题展览,单日接待游客超5万人次;在贵州省贵州遵义会议会址,游客们通过了解文物和英雄故事,追忆革命历史……
红色文旅的发展不仅增加了游客对祖国的自豪感和认同感,而且有力带动了各地旅游业的繁荣,助力了地方经济的蓬勃发展。
同时,传统文化焕发活力,国潮持续火爆。在特色展演等活动中感受文化魅力,成为了年轻人的新选择。
辽宁葫芦岛古镇举办千年非遗水上落花秀等表演,以非遗赋能旅游;福建福州三坊七巷等地开展了“国潮秀快闪”,邀请游客体验福州特色“三条簪”妆造,让游客沉浸式感受民俗风情;在湖南常德沅江江畔,游客乘船而行,两岸舞台上一幕幕传统戏剧、音乐剧让人目不暇接……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研究院教授吴丽云认为,文化资源、文化内容、文化符号、文化故事等文化元素与现代时尚深度融合,让旅游产品更丰富多样、更有内涵,更好地满足了游客对品质化旅游的需求,也让越来越多游客深刻感悟到中华文化之美。
此外,各种新技术为文旅产业注入新动力,让游客感受到满满的参与体验感,消费活力持续释放。
在湖南博物院,“生命艺术——马王堆汉代文化沉浸式数字大展”通过超高清文物扫描、裸眼3D等数字技术,生动展示了马王堆汉墓的深刻文化内涵;四川三星堆博物馆新推出“寻觅三星堆——祭祀坑考古发掘现场”,游客可以在VR共享虚拟场景中自由探索,进行文物互动、考古体验,深度领略古蜀文明的独特魅力。
而各地旅游景区也借助技术手段的力量,以智慧化服务优化游客的旅游体验。例如,云冈石窟对景区进行实时数据采集、预测预警、应急指挥;新疆文旅打造“熟玩新疆”专题活动,游客可一键导航旅游目的地、生成最佳路线等。信息技术成为满足现代旅游市场多元化需求的重要助力。
文旅市场人潮涌动,消费活力持续释放。专家表示,目前我国旅游资源开发越来越丰富多样,基础设施、数字化管理手段不断健全,景点供不应求、服务质量等问题逐步解决,这些都极大地释放了人们的旅游消费热情。(高清扬、实习生 边优然)
来源:人民网 【编辑:王超】 新闻结尾
**解析欧洲肥胖现象的成因与解决方案,探讨健康影响与社会成本**的相关文章
一习话·清澈的爱丨75秒看见人民共和国75年跨越的相关文章
宁夏银川:“链”通供需 “益”企协作 38家企业达成30亿元合作意向
24小时不打烊 国庆多元场景拓展消费体验
鲜花簇簇致英雄:广州多地举行活动缅怀革命先烈
台青“登陆”挑战自己 融入当地“体验感很好”
一条城市中轴线,如何折射“新杭州”?
去年北京海淀区域经济总量突破1.1万亿元 数字经济占比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