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 258
中新社北京10月18日电 (朱贺 卢诗纯)“妄图切割两岸历史文化关联,是民进党‘谋独’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其蛊惑欺骗下,部分台湾青年缺少中华文化常识,令人痛心。”北京联合大学政治学研究所所长朱松岭18日在北京一场活动上指出,目前急需向台湾青年讲明两岸密不可分的历史文化联结。
当天,台湾作家范文议在台湾会馆举行《谁说台湾不是中国的》新书发布会。此活动由全国台联文宣部主办,北京市台联、九州出版社、台海出版社协办,邀请朱松岭等大陆专家、业界人士围绕两岸文化纽带展开对谈。
国家民委中国民族语言文字应用研究院研究员叶昌元在谈及文字时认为,两岸都在使用的汉字显示了共同的文化基因。甚至台湾沿用至今的注音符号,也都是从汉字中提取而来。他还提及曾主持安阳殷墟甲骨文发掘工作、享誉两岸的甲骨学家董作宾。20世纪40年代末,董随大批文物前往台湾,继续著书立说。叶昌元说,正因有这样功底深厚的学者,才令甲骨文等文化研究在台湾传承不息,“这个功底,我认为就源于中华文化的基因”。
《诗说台湾》的作者赵国明从诗词角度分析,认为中华传统诗词在台湾展现出独特艺术魅力,中华文化基因也规范了台湾诗词文学发展的方向、内涵和风格。
他谈到,曾率族人移居、开发澎湖的唐代官员施肩吾,在诗中描绘了当地热闹的市井风貌,被史学家连横写入《台湾通史》,“鬼市盐水,足写当时之景象”;元代诗人屠性的《送人赴彭湖巡检》,印证了当时开设澎湖巡检司的史实;明清大量大陆文人入台,使台湾诗社得以勃兴;日本殖民统治时期,不少台湾诗人更以诗词为武器,坚守中华文化根脉。
著名出版人江乐兴介绍了两岸持续数十年的图书出版交流情况:正在台北举行的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今年已至第20届,19年来已实现两岸图书贸易采购约7亿元人民币,达成两岸版权贸易和合作项目逾4000项。
“两岸出版物各有千秋,大陆有市场,台湾有创意,所以我们紧紧拥抱彼此。”他说,出版人士跨海奔波、坦诚合作,已成两岸文化领域良好互动的典范,更体现出彼此对中华文化丰富内涵的挖掘和重现。(完) 【编辑:杨亚龙】 新闻结尾
婷婷97狠狠,带你领略情感世界中的无限魅力与激情碰撞,感受生活的独特风味。的相关文章
温暖重阳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及富德生命人寿“银鹤计划-乐龄之家”捐赠仪式在全国五地举行的相关文章
北京海淀警方严厉打击医院“号贩子”违法乱象
习近平:任何困难都无法阻挡中国人民前进的步伐
“中国绿色大豆之都”大豆收获全面告捷 最高亩产598.7斤创纪录
台湾海峡中部发生3.7级地震 福建沿海多地有震感
中方强烈呼吁国际社会共同清算殖民主义危害
第136届广交会将举办750余场贸易促进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