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 258
今年“双11”,“小包裹”又一次跑出“加速度”。国家邮政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1月11日快递业务量7.01亿件,创历年“双11”当日新高。这意味着,在“双11”当天,全国平均每两人就收到1个快递。
快递物流是反映经济活力的“风向标”,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一条条流动的分拣线,一辆辆疾驰的快递车,一件件如约抵达的包裹……不断增长的快递量,展示出中国消费市场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为具有空间大、潜力足、韧性强之“质”,并持续保持稳中向好之“势”的中国经济写下生动注脚。
“双11”快递量激增的背后,是一系列促消费政策效应的有效释放。譬如,各地各部门以旧换新政策的落地实施,进一步激发家居、家电市场消费热情,更有一些快递企业探索推出“换新+回收”服务,为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提供支撑。
“双11”快递量激增的背后,是我国物流网络越织越密,是快递服务提质增效不断优化。近年来,我国快递业着力构建“枢纽+通道+网络”的现代寄递服务网络体系。目前,全国拥有快递营业网点(含服务站)41.3万处,打通串联城乡、抵达阡陌的“毛细血管”。“小包裹”插上数字化和智能化触角,助力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持续提升着消费者网购的便利感。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快递专用货机达188架,快递服务汽车27万辆。在一些地方,快递“从天而降”已成为现实,消费者通过二维码选购商品,无人机只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就能将货品投放在指定地点。
小包裹里既藏着大民生,也藏着大经济。连接千城百业、联系千家万户的小小快递,更连通线上线下、畅通供需两端。据悉,今年以来,我国快递业务量已超1400亿件,业务收入突破1万亿元。随着快递行业与制造业、地方特色产业等更加紧密地融合,快递业服务生产、促进消费、畅通循环的作用日益彰显,进一步凸显出其助力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未来,我们还要继续通过加强政策支持、推动技术创新、优化服务流程、加强寄递网络建设等,为快递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并不断深化产业协同,推动快递业服务链条与先进制造业相融合,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让快递“小包裹”为中国经济稳中向好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与活力。(央广网特约评论员 毛同辉) 【编辑:梁异】 新闻结尾
公平与奢华的碰撞:富二代破解版3.1.4带你领略人生新高度!的相关文章
战友集体缅怀缉毒英雄蔡晓东的相关文章
辽宁省统一战线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座谈会在沈阳召开
探访浙江义乌圣诞用品销售地:推陈出新成为爆单秘诀
四川广元市青川县发生2.5级地震 震源深度14千米
2024年全国体操冠军赛在成都收官
今又重阳:卫生院和养老院融合 破解农村养老难题
国庆节首日 郑州东站旅客如织